性格决定企业发展 2011-10-10
这几年和中国的本土企业接触多了,沉浸于这些企业的不同发展轨迹,常常产生深深的感慨:为什么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差异这么大呢?为什么有的企业眼看着就快速发展起来,而有的企业怎么使劲也徘徊不前,说他们的经营水平低吧,也不尽然,有的企业在某些方面做得还不错,但为什么就是做不大呢? 我以前有幸在曾经如日中天的乐百氏集团服务过,在离开乐百氏以后常常被人问起:为什么乐百氏当初就没能竞争过娃哈哈呢?我们知道,这对曾经形影不离的“冤家对头”自从上世纪97年以后就开始逐渐拉开距离,乐百氏始终徘徊在20亿元的规模止步不前直至被达能收购,目前的处境则更加辛酸,落入巨亏上亿元的境地。而娃哈哈则大步流星、一骑绝尘,如今的营业额已经高达350亿元。难道说,当初是乐百氏的何伯权在能力上不如娃哈哈的宗庆后吗?应该不是,自从何伯权再度出现在大众眼前的时候,已经是久久丫、七天连锁酒店、九钻网、爱康国宾体检等不同知名企业背后的成功投资商了,这些成功的投资案例足以显示出何伯权的远见与高明,并非就比宗庆后要逊色。又或者乐百氏当初在经营的专业性上不如娃哈哈吗?也不然。事实上乐百氏的经营在当时中国的本土企业中属于非常优秀的,甚至在城市市场的运作上长期占据着优势,其分公司经理在整体素质和能力上甚至还超过娃哈哈的销售团队,但结果乐百氏的销售业绩就是比不过娃哈哈! 之后几年来我亲身目睹了一批企业的发展过程,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逐渐有了一些另类的体悟。比如福建雅客2003年时还是一家不太起眼的区域性糖果企业,但是五年后就成长为中国糖果业界的领先企业,而曾经同处晋江地域、规模超过雅客的其他糖果企业如今仍然发展缓慢。这是因为其它的糖果企业不努力吗?不是。它们甚至也在不断变革,不断请智业公司提供帮助。那么是这些糖果企业的专业能力很差吗?也不是。应该说每家企业都各有优势,它们的基础也并不比当时的雅客就要差。但是它们确实落后了。原因是什么?从我对这些企业老板的接触中,一个至深的体会就是:人不同,就决定了企业的不同!这样说可能太空泛,会使人摸不着头脑,那么我再具体一些:是人的性格不同,决定了企业命运的不同,决定了企业未来是做大还是做小!平时我们常常听到的“性格决定命运”,在这里找到了印证。 那么,这些企业是怎样“性格决定命运”的呢?我简单地归纳了几点。 第一,这些企业都有着一个大气而富有远见的领导人――往往也就是企业的创始人,他们胸中对于企业的未来都有着一个远大的梦想和愿景,天性中就有一种放眼全天下、一览众山小的气概。 第二,这些企业领导人非常执着乃至于偏执,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都有着一种深深的热爱,数十年如一日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。比如雅客陈天奖之于糖果,娃哈哈宗庆后之于饮料,波司登高德康、美特斯邦威周成建之于服装,纳爱斯庄启传、立白陈凯旋之于洗化等等,这份执着转化为了对他们自己事业的一份坚持,无论遭遇多大的挫折也没有放弃,就算失败了也不过是从头再来。 第三,这些企业领导人都非常强势,当然这些强势并非完全意味着态度上的强势,而是更多地体现在一种"势在必行"的精神面貌上,这种精神长久以后就会深深地附着在企业身上,化为一种影响整个组织的指导纲领和企业文化,纵然这些企业在管理上还不够完善,但这种强势的文化也会帮助企业去弥补管理上的一些漏洞。 第四,这些领导人的决策都非常果断,从来不拖泥带水,对于他们来说,宁愿因为快速决策而出错,也不愿在迟缓中丧失机会,看准了就做,没做成就再看,看好了再做,从不放弃,正是这种果断才使得这些企业屡屡把握住众多稍纵即逝的机会,而这其中的奥妙绝不是那些优柔寡断的企业能够想得通的! 以上几点并非是过分夸大这些企业家个人的作用,重点在于为广大的企业提供一点启示:究竟企业怎么样才能够做大做强,如果仅仅依靠规范化的管理体系,但是缺乏企业家以及企业的性格塑造,那我想一个企业或许会中规中矩,不犯什么大的错误,但是绝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! 成功一定有理由,而大成功的理由一定不在企业的专业水平上,而是在于企业的性格,在于企业家有没有将个人的性格转化为整个企业的性格!如果有志于做大做强的企业能够充分体会到这点,从而有意识地去塑造企业性格,并且根据企业性格来搭建企业的核心领导团队,那么我想中国还能够涌现出更多的优秀企业! |